中国科商网
  • 05
    2023-10
    21:09
    狗舌草根的功效与作用
    功能主治 解毒,利民,活血消肿。 附方 ①治肾炎水肿:狗舌草鲜根半两至一两。捣烂,以酒杯覆敷脐部,每天四
  • 05
    2023-10
    21:07
    发散药之浮萍药用介绍
    浮萍为发散药,本晶轻浮升散,可用于风热表证,症见发热、头痛、无汗,口渴,咽痛,脉浮数等,用一般辛凉解表剂不能发汗者。可配
  • 05
    2023-10
    21:05
    寒凉药之龙胆草
    龙胆草味苦,性寒,属寒凉药。有清泻肝胆火热的作用,并能除下焦湿热,促进食欲和清肝明目的作用,下面就龙胆草作为寒凉药的具体
  • 05
    2023-10
    18:20
    番杏的功效与作用
    功能主治 疏风清热;解毒消肿。主风热目赤;疗疮肿痛;肠炎;败血症;肿瘤。 用法用量 内服:煎汤,30~4
  • 05
    2023-10
    18:18
    发散药之辛夷
    辛夷气味辛温,属发散药,有祛风通窍的作用,尤善于通鼻,以散风寒。故常用于通鼻窍,为治鼻病的要药。例如:治风寒感冒的鼻塞不
  • 05
    2023-10
    17:43
    中药雷丸详细介绍
    雷丸味苦,性寒。有小毒。主要用为驱虫药,对绦虫、虫、蛔虫、丝虫均有效。最常用于绦虫、囊虫病。因为吃未煮熟的带有虫卵的猪、
  • 05
    2023-10
    16:17
    黄芪益气为栋梁
    黄芪是临床应用最广的一味补气中药,几千年来被广泛地用于多种病证的治疗,而且其作用不断有新的发现,所治病证也越来越多。
  • 05
    2023-10
    16:15
    熊胆的功效与作用
    熊胆可以解酒 《本草纲目》载:熊胆平肝解毒,自古熊胆就被用来平肝、利胆、明目、解酒。专家介绍说,现代药物学研究发
  • 05
    2023-10
    15:33
    南烛的功效与作用
    功能主治 活血,祛瘀,止痛。外用治跌打损伤,闭合性骨折。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。 备注
  • 05
    2023-10
    15:12
    长瓣马铃苣苔的功效与作用
   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;清热解毒。主各种出血;湿热带下;痈疽疮疖。 用法用量 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
  • 05
    2023-10
    15:11
    人参的功效与作用
    人参的功效 大补元气,固脱生津,安神。 治劳伤虚损,食少,倦怠,反胃吐食,大便滑泄,虚咳喘促,自汗暴脱,惊悸
  • 05
    2023-10
    14:51
    蚱蜢的功效与作用
    功能主治 治小儿急慢惊风,百日咳。 ①《纲目拾遗》:治咳嗽,惊风,破伤,疗折损,冻疮,斑疹不出。 ②《随
  • 05
    2023-10
    13:53
    大红袍的功效与作用
    大红袍的功效: 明目益思,轻身耐老(延缓衰老),提神醒脑,健胃消食,利尿消毒,祛痰治喘,止渴解暑,抗辐射,抗癌防
  • 04
    2023-10
    18:54
    楮树根的功效与作用
    功能主治 清热,凉血,利湿,祛痰。治咳嗽吐血,水肿,血崩,跌打损伤。 ①《本草求原》:叶及根皮,和营卫,治水
  • 04
    2023-10
    16:03
    纳豆的功效与作用
    纳豆营养分析 1.防止骨质疏松症:纳豆菌含有相当高的维生素K2,可生成骨蛋白质,再与钙共同生成骨质,增加骨密度,
  • 04
    2023-10
    03:18
    阿魏的功效与作用
    功能主治 消积,杀虫。治症瘕痞块,虫积,肉积,心腹冷痛,疟疾,痢疾。 ①《唐本草》:主杀诸小虫,去臭气,破症
  • 04
    2023-10
    02:06
    单叶血盆草的功效与作用
    功能主治 止血,清湿热。治咳嗽吐血,血崩,血痢,创伤出血。 ①《四川中药志》:清肺热,凉血。治咳嗽吐血及痨伤
  • 04
    2023-10
    00:58
    珍珠的功效与作用
    功能主治 镇心安神,养阴熄风,清热坠痰,去翳明目,解毒生肌。治惊悸,怔忡,癫痫,惊风搐搦,烦热消渴,喉痹口疳,目
  • 03
    2023-10
    22:40
    独活祛风胜湿止痛
    独活又名独摇草、独滑、长生草,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、毛当归、紫茎独活、牛尾独活等的根及根茎。春初苗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
  • 03
    2023-10
    21:02
    五香血藤的功效与作用
    舒筋活血;理气止痛;健脾消食;敛肺生津。主跌打损伤;骨折;劳伤;风湿腰痛;关节酸痛;食积停滞;胃痛;腹胀;久咳气短;津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