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科商网
  • 06
    2023-10
    06:04
    古山龙的功效与作用
   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;泻火解毒。主肠炎;菌痢;黄疸;疟疾;疖肿;湿疹;阴道炎;支气管炎;百日咳;扁桃体炎;眼结膜炎
  • 06
    2023-10
    05:30
    金丝杜仲的功效与作用
    祛风除湿;活血通络;接骨止血。主风湿痹痛;腰腿痛;跌打骨折;外伤出血。 内服:煎汤,9-15g;或浸酒。外用:研
  • 06
    2023-10
    01:51
    花椒椒目功效大不同
    花椒是成熟的果皮,味辛,性热,归脾、胃肾经,具有温中、止痛、杀虫的功效,用治脾胃虚寒、脘腹冷痛、呕吐、泄泻等,常与干姜、
  • 06
    2023-10
    01:11
    西瓜子的功效与作用
   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西瓜种子含脂肪油、蛋白质、维生素B2、戊聚糖、淀粉、粗纤维、α-氨基-β-丙酸。又含尿素酶、
  • 06
    2023-10
    01:06
    算盘子的功效与作用
    药理作用 抗菌作用:叶煎剂对志贺痢疾杆菌、甲型副伤寒杆菌及伤寒沙门菌等9种肠道菌有抑制作用,其中对贺痢疾杆菌最敏
  • 05
    2023-10
    22:31
    冰糖的功效与作用
    功能主治 养阴生津,补中益气,止咳化痰,健脾和胃;润肺止咳。主脾胃气虚;肺燥咳嗽;或痰中带血。 冰糖的营养价
  • 05
    2023-10
    22:28
    金钱白花蛇的功效与作用
    药理作用 1.神经肌肉阻断作用,一般认为银环蛇毒液有外周箭毒样作用。毒液中所含α-环蛇毒素或乙酸α环蛇毒素1×1
  • 05
    2023-10
    22:27
    石菖蒲的临床药用功效
    石菖蒲又名昌本、菖蒲、剑叶菖蒲、山菖蒲等。性味辛、微温,入心、肝、脾经,具有开窍豁痰、理气活血、散风祛湿的功效。近来在临
  • 05
    2023-10
    21:43
    寒凉药之黄芩
    黄芩味苦,性寒,属寒凉药范畴。是常用的清热燥湿和清热解毒药。能泻中焦实火,燥肠胃湿热,清少阳邪热。兼能凉血安胎的作用,下
  • 05
    2023-10
    19:50
    乌头附子尖的功效与作用
    吐风痰;祛寒止痛。主癫痫;痰劂;小儿慢惊;脐风;寒疝疼痛。 内服:入丸、散或煎汤。外用:研末调敷。 1.《纲
  • 05
    2023-10
    19:47
    干地黄的功效与作用
    功能主治 滋阴清热;凉血补血。主热病烦渴;内热消渴;骨蒸劳热;温病发斑;血热所致的吐血;崩漏;尿血;便血;血虚萎
  • 05
    2023-10
    17:41
    茶子饼的功效与作用
    功能主治 收湿杀虫。治阴囊湿疹,跌打损伤。 ①《药性考》:烧灰敷疮,亦可下积。 ②《岭南草药志》:祛湿杀
  • 05
    2023-10
    15:29
    寒凉药之鸦胆子
    鸦胆子味苦,性寒,属寒凉药。主用于治休息痢、热积痢及间日疟。休息痢指痢疾时作时愈者,在痢疾发作的时侯,可用鸦胆子十至廿粒
  • 05
    2023-10
    15:17
    风藤草的功效与作用
    功能主治 祛风清热;和络止痛。主风湿关节痛;风疹瘙痒;疮疥;肿毒;火眼疼痛;及小便不利。 用法用量 内孕
  • 05
    2023-10
    15:15
    小檗皮的功效与作用
    功效与作用 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。药理试验结果表明,三棵针具有提高白细胞水平的作用,另还有降压、抗心律失常等作用。
  • 05
    2023-10
    14:00
    大石韦的功效与作用
    功能主治 清肺热,利尿,通淋。治咳血,尿血。 用法用量 内服:煎汤,鲜者1~4两。 附方 ①治肺
  • 05
    2023-10
    13:57
    钓樟根皮的功效与作用
    功能主治 暖胃温中;行气止痛;祛风除湿。主胃寒吐泻;腹痛腹胀;水肿脚气;风湿痹痛;疥癣湿疮;跌打损伤。 用法
  • 04
    2023-10
    20:10
    白榄根的功效与作用
    功能主治 清咽,解毒,利关节。治咽喉肿痛,脚气,筋骨疼痛。 ①《岭南采药录》:治脚气,白浊。 ②《泉州本
  • 04
    2023-10
    17:46
    水蜈蚣的功效与作用
    功能主治 疏风解毒;清热利湿;活血解毒。主感冒发热头痛;急性支气管炎;百日咳;疟疾;黄疸;痢疾;乳糜尿;疮疡肿毒
  • 04
    2023-10
    02:19
    酸枣仁的功效与作用
    酸枣仁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:甘,平。 1、《本经》:味酸,平。 2、《别录》:无毒。 3、《本草衍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