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科商网
  • 10
    2023-10
    02:14
    教您梅雨季节保存中药
    在6~7月份的江南梅雨季节里,由于雨水多、空气湿度大、气候温暖,适宜霉菌等微生物的繁殖,家里很多东西都会发霉,中药也不例
  • 10
    2023-10
    01:24
    人参的的功效与作用
    一、人参的功效 1、人参味甘、微苦,性微温,归脾、肺、心、肾经,气雄体润,升多于降;具有补气固脱,健脾益肺,宁心
  • 09
    2023-10
    22:18
    鸭肪的功效与作用
    功能主治 消瘰散结;利水消肿。主瘰疬;水肿。 用法用量 外用:适量,涂敷。 附方 ①治瘰疬汁出不
  • 09
    2023-10
    21:06
    艾片的功效与作用
    功能主治 ①《药材资料汇编》:去恶气,辟瘟疫,杀虫疗癣,治中暑霍乱。 ②《广西中药志》:通窍散火,祛翳明目。
  • 09
    2023-10
    19:57
    温热药之胡芦巴
    胡芦巴味苦,性大温,属温热药。有温补肾阳,散寒除湿的作用。葫芦巴最常用于治疝气寒痛。对因盱肾虚寒冷气而致的疝气疼痛,睾丸
  • 09
    2023-10
    19:52
    四因辨治肺间质纤维化上
    肺间质纤维化属于中医学“肺痹”、“咳嗽”、“喘证”、“肺痿”、“肺胀”等范畴,现代研究中将肺间质纤维化命名为“肺痹”、“
  • 09
    2023-10
    18:39
    十种降脂中草药
    柴胡 药用部分为柴胡的根或全草,味苦,性微寒,入肝肾二经。主要含柴胡酮、植物甾醇、脂肪酸、柴胡皂苷。具疏气、解郁、
  • 09
    2023-10
    18:34
    鹿胎膏的功效与作用
    《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》。 鹿胎1具党参(去芦)7.5千克黄耆5千克鹿肉50千克生地2.5千克当归2.5千克紫河车
  • 09
    2023-10
    17:35
    蜡梅花的功效与作用
    解毒清热;理气开郁。主治暑热烦渴;头晕;胸闷脘痞;梅核气;咽喉肿痛;百日咳;小儿麻疹;烫火伤。 内服:煎汤,3-
  • 09
    2023-10
    17:30
    桃仁的功效与作用
    桃仁的功效 采制:果实成熟后收集果核,除去果肉及核壳,取出种子,晒干。 性状:种子扁卵形或椭圆形,一端尖,另
  • 09
    2023-10
    17:30
    白骨走马的功效与作用
    功能主治 杀虫;燥湿;止痒;止血。主蛔虫腹痛;下肢溃疡;疥疮;湿疹瘙痒;外伤出血。 用法用量 内服:煎汤
  • 09
    2023-10
    17:26
    单刀根的功效与作用
    功能主治 散瘀,止痛,止血。治跌打损伤,风湿骨痛,创伤出血。 ①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散瘀,消肿,止痛,去积,壮
  • 09
    2023-10
    17:24
    鲫鱼头的功效与作用
    止咳;止痢;敛疮。主咳嗽;痢疾;小儿口疮;黄水疮。 内服:烧存性研未,3-6g。外用:适量,烧存性研未调敷。
  • 09
    2023-10
    17:21
    教您如何家中自测血压
    金秋十月,不仅是硕果累累的季节,更是高血压常发季节。 2023年10月8日是第二十六个全国高血压日。为有效预防和控
  • 09
    2023-10
    16:58
    6种降血脂中药
    决明子:具有抑制血清胆固醇升高和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。每日取炒决明子5~10克开水泡饮,连用一个月,可使胆固醇逐渐降至
  • 09
    2023-10
    16:13
    当归的功效与作用
    当归的功效 中药--当归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,润肠通便。用于血虚萎黄、眩晕心悸、月经不调、经闭痛经、虚寒腹痛、肠燥
  • 09
    2023-10
    16:09
    西安市第五医院风湿疼痛门诊开诊啦!
    为满足广大患者的就医需求,进一步提升医院专科诊疗服务,市五院风湿疼痛门诊于2023年10月9日开诊,为患者提供更专业、更
  • 09
    2023-10
    15:36
    糯米条的功效与作用
    清热解毒;凉血止血。主湿热痢疾;痈疽疮疖;衄血;咳血;吐血;便血;流石破天惊;跌打损伤。 内服:煎汤,6-15g
  • 09
    2023-10
    15:29
    龟苓膏的功效与作用
    龟苓膏的功效与作用 龟苓膏滋阴补肾、润燥护肤、消除暗疮、调理脏腑、清热解毒、防止肤质老化及便秘,能促进新陈谢,提
  • 09
    2023-10
    15:25
    乌桕子的功效与作用
    拔毒消肿;杀虫止痒。主湿疹;癣疮;皮肤皲裂;水肿;便秘。 外用:适量,煎水洗;或捣敷。内服:煎汤,煎汤,3-6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