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科商网
  • 09
    2023-10
    06:22
    毛水苏的功效与作用
    功能主治 祛风解毒,止血。用于感冒,咽喉肿痛,吐血,衄血,崩漏,胃酸过多;外用治疮疖肿毒。 用法用量 2
  • 09
    2023-10
    06:20
    阴地蕨的功效与作用
    平肝,清热,镇咳。治头晕头痛,咳血,惊痫,火眼、目翳,疮疡肿毒。 ①《本草图经》:疗肿毒,风热。 ②《天宝本
  • 09
    2023-10
    06:18
    茺蔚子的功效与作用
    功能主治 活血调经;清肝明目。主月经不调;痛经;闭经;产后瘀滞腹痛;肝热头痛;头晕;目赤肿痛;目生翳障。 用
  • 09
    2023-10
    04:56
    活血化瘀药之乳香
    乳香味辛、苦,性微温,属活血化瘀药范畴。它的主要功用于行气活血、伸筋舒络,下面就乳香作为活血化瘀药的具体功效做详细介绍。
  • 09
    2023-10
    04:54
    抗疲劳佳药红景天
    红景天主要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以及东北长白山地区。藏族人尊称为“苏罗玛宝”,意思是“神药”、“密药”,民间
  • 09
    2023-10
    04:53
    蛇肉的功效与作用
    蛇肉营养分析 蛇肉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,其中有增强脑细胞活力的谷氨酸,还有能够解除人体疲劳的天门冬氨酸等营养成
  • 09
    2023-10
    04:51
    麦冬的功效与作用
    麦冬的功效: 养阴生津,润肺清心。 用于肺燥干咳,虚痨咳嗽,津伤口渴,心烦失眠,内热消渴,肠燥便秘,咽白喉。
  • 09
    2023-10
    04:51
    黄蜀葵的功效与作用
    功效与作用 利水散瘀,消肿解毒,通乳。属利水渗湿药下分类的利水消肿药。 临床应用 用量15~30克;鲜品
  • 09
    2023-10
    04:49
    紫河车的简介
    男性精子成活率不高是导致男性不育症的主要原因,中医将之归于肾虚之范畴。一般都兼有阳痿、遗精、性功能低下等症。余以紫河车为
  • 09
    2023-10
    03:39
    降香的功效与作用
    功效与作用 行气活血、止痛、止血。属理气药,临床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及冠心Ⅱ号方治疗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有良好效果。挥
  • 09
    2023-10
    03:35
    大金牛草的功效与作用
    功能主治 祛痰;消积;散瘀;解毒。主咳嗽咽痛;小儿疳积;跌打损伤;瘰疬;痈肿;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:
  • 09
    2023-10
    03:34
    抗癌中药土鳖虫的功效与作用
    性味功效 味咸,性寒,有小毒。活血散瘀,通经止痛。 临床应用 适用于多种肿瘤,如消化道肿瘤、肝癌、骨肿瘤
  • 09
    2023-10
    03:12
    深海鱼油的功效与作用
    深海鱼油的功效: 深海鱼油是一种纯天然,不含任何防腐剂及人工色素的天然补品。含丰富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DHA和EP
  • 09
    2023-10
    03:10
    黑枣的功效与作用
    黑枣作用: 黑枣的作用能提高人体免疫力,并可抑制癌细胞:药理研究发现,红枣能促进白细胞的生成,降低血清胆固醇,提
  • 09
    2023-10
    03:07
    薄荷露的功效与作用
    功能主治 散风热;清头目。主风热客表;头痛;目赤;发热;咽痛;牙痛。 用法用量 内服:3-6ml,水冲
  • 09
    2023-10
    03:05
    常见几种肠胃草药
    马齿苋: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的全草,别名五方草、长命菜、九头狮子草等。生于路旁、田边及荒地。性寒味酸,有祛湿清热、解毒止
  • 09
    2023-10
    03:05
    穿山甲的药用价值
    药用穿山甲为鲮鲤科动物鲮鲤的鳞片。味咸,性微寒。具有活血通络,消肿排脓,下乳汁的功效。 穿山甲善于走窜,性专行散
  • 09
    2023-10
    01:11
    虎尾兰的功效与作用
   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;活血消肿。主感冒;肺热咳嗽;疮疡肿毒;跌打损伤,毒蛇咬伤;烫火伤。 用法用量 内服:
  • 09
    2023-10
    01:06
    麻柳叶的功效与作用
    祛风止痛;杀虫止痒;解毒敛疮。主风湿痹痛;牙痛;膝关节痛;疥癣;湿疹;阴道滴虫;烫伤;创伤;溃疡不敛;血吸虫病;咳嗽气喘
  • 09
    2023-10
    01:04
    小叶双眼龙的功效与作用
    散寒除湿;祛风活血。主寒湿痹痛;瘀血腹痛;产后风瘫;跌打肿痛;皮肤瘙痒。 内服:煎汤,9-15g;或浸酒。外用: